Elementor #989

文/纪录片《何以中国》特效指导 孙伟中
        纪录片《何以中国》高口碑收官,豆瓣9.1分,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研究成果,由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文物局支持,SMG(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8集大型纪录片,欢迎大家观看。
      因为这次项目,近距离地从考古热中感受到文化自信的力量,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也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这里混剪了一些我们制作的画面,仅作为苏州寻未文化FindVision工作室展示作品使用,版权归甲方所有,切勿商用或者其他违法用途。
       2022年夏天,苏州寻未文化FindVision工作室,有幸加入填海影业纪录片项目组,在此之前,我也参与过十余部纪录片的后期制作,其中最长的制作周期也就是半年多的时间,然而加入到《何以中国》之后,从前期参与脚本研读、三维镜头测试、电影实拍跟组,再到杀青之后的后期制作全面启动,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整个后期制作过程中,作为CG辅助创作的团队,我们处理的是一些无法通过实拍直接呈现的画面,并且八集所需完成的制作体量,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次相当大的考验。这些考验并不是来自于软件技术或者艺术审美方面,更多的是,既要匹配这部作品的视觉表现风格,又要兼顾考古学的严谨性,为此我们也需要查阅相应的遗址发掘报告,也要研究建筑考古学,好在有导演组和考古专家们帮忙审核和指导,我们才能专心地处理画面的视觉效果。

       我们在纪录片后期制作当中的工作,主要有文物的三维呈现遗址场景三维复原电影实拍画面的绿幕抠像合成概念插画动态制作三维地形地图,还有一些资料图片处理合成。从2022年夏天开始,我们已经着手制作CG部分的镜头了,最终我们输出的可用CG镜头达到了80多分钟,因为制作标准是4K分辨率,50帧每秒的帧率,仅是我们CG团队合作共同使用的服务器上,《何以中国》项目产生的文件就占用了近10TB空间,我们制作一部产品三维广告的话,一般情况下也就产生100G左右的过程文件。

     《何以中国》自2021年春天启动拍摄,总导演干超带领摄制团队跋涉700多天,走过全国230余个拍摄点位,拍摄到了130余个遗址,文物2000余件(套)。其中还有一些文物没能拍摄到,就需要CG技术来呈现了。因为三维软件中的摄像机可以任意角度地观察文物的三维模型,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可以天马行空的运镜,但那样会让观众注意到这是通过三维动画技术制作的文物,所以我们的运镜都很克制,CG文物镜头的背景也在总导演的决策下,采用了纯黑色,使得文物的呈现,变得更加纯粹,我们想尽量让CG表现的文物更加真实可信。
文物三维呈现
鸟尊三维扫描模型渲染
文物展示镜头的制作,第一步需要的是文物的三维模型,我们的模型来源有两个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来自博物馆和考古研究院授权提供的三维扫描模型,比如第二集中的黑陶猪纹钵、双鸟朝阳纹象牙碟形器、八角星白陶、鸟纹陶罐等,这些模型资料帮助我们更快捷地制作出文物的表现镜头,节省了很多时间 。既然有了文物模型,我们就可以专注于灯光材质的表现。灯光作为CG创作的关键环节,也是展现视觉语言的核心元素,其在渲染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从实拍的文物镜头中学习灯光的角度安排,也向前期摄制团队的灯光指导老师请教,希望做到视觉上的统一。
                           
三星堆
双鸟朝阳牙雕 河姆渡文化
第二种方式是需要我们通过CG技术去制作文物模型和材质纹理。几种主流的获得模型的方法,我们都有采用,第一种方法是传统的三维建模方式,通过maya或3dsMax等三维软件去建模,也有用Zbrush去雕刻建模。比如第七集当中西周青铜轮牙马车就是每一个零部件对照着资料去建模,并且在三维软件中去雕刻纹饰。和大型的传统影视制作团队的精细分工流程不同,我们只有动态设计小组和合成小组两个部门,在制作文物CG这部分镜头的时候,在周期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动态设计小组的设计师也可以从三维建模到材质灯光,动画、再到后期软件的合成输出,完整的制作一个CG镜头。
西周青铜轮牙马车
西坡大房子
这种建模方式,一定会和实际的文物有一些差别,不能做到完全一致的复原,我们在执行总导演魏国歌和专家的帮助下,也是不断地去修改去完善细节。我们也有一些试错的过程,比如前年测试过程中,我们对牛河梁墓葬进行了三维复原,无论是模型结构,还是墓葬里玉石的材质纹理,都有一定的偏差,最终无奈舍弃,幸好后来有更清晰的照片来展示这一段。
纪录片《何以中国》CG制作笔记

 

 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加快捷并且还原度非常高的建模方式呢?答案是肯定的,并且我们很幸运地应用到项目的推进之中。这就是我们采用的第二种方法:Camera Mapping(摄像机映射技术)。就是将一张静止的照片,映射到几何模型上,几何模型的结构是依据照片里物体的形状搭建出来,大的形体是匹配文物结构的,表面的纹理完全依靠照片本身的精度来展示,也用到一些技术去生成法线贴图、凹凸贴图,来增加光影细节,最后再利用三维软件中的摄像机制作出镜头运动,来实现比如文物在运动镜头下的空间透视变化,并且可以营造一定的灯光氛围。也有一定的弊端,就是镜头运动的角度不能有太大的变化,不能够像正常模型那样360度的展示。
       因为是根据文物真实的资料照片去投射建出三维模型,不存在细节不正确的情况。由于有些文物照片拍摄的年代限制,照片并不清晰,好在现在的AI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可以通过AI软件将旧照片计算放大到足够高清的程度,然后再进行摄像机投射建模,设计镜头运动,最终将文物从一个平面静态的照片,更加生动立体的呈现出来。
       在总导演干超的指导下,我们实现了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这三鼎合一的画面,这三个鼎都是通过摄像机映射建模完成的。
 
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 作者:FindVision 链接:https://www.zcool.com.cn/work/ZNjgyNTc3ODQ=.html 来源:站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还使用了第三种方法,照片建模(Image-Based Modeling and Rendering,IBMR)是一项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专业技术。不同于上一种方法,这里一个场景需要几十甚至几百张照片来生成模型,这项技术就是通过围绕场景或物体进行360度的拍摄,然后利用Reality Capture这类软件进行解算,最终生成三维模型。

在浙江象山拍摄井头山村落这场戏的时候,我用另外一款软件RealityScan,在拍摄现场将美术组搭建的房屋扫描成三维模型,用于后期合成镜头的素材。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有机会可以单独出一期流程演示。
 
遗址场景三维复原

 在这次的项目制作中,我们也是首次采用虚幻引擎UnrealEngine来制作部分三维场景,Unreal Engine有其出色的视觉效果和物理模拟,在制作南越宫殿这个场景时,可以实时调整画面的内容,轻松实现草木受到的自然风力影响,利用水流插件,“重现”曲水流觞,最终呈现一个曲溪潺流、鸟啼清幽的岭南园林景色。

      在制作鸡叫城大房子这个场景时,要感谢鸡叫城考古队和北大的徐怡涛、赵佳罗等老师提供了经长期研究、测量后精心制作的房屋模型,帮我们节省了研究资料、建模的时间,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控上。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鸡叫城大房子这个镜头的背景和地面,都是概念插画的感觉,这比模拟写实的环境更添一分诗化的意境。接下来给大家介绍我们另一项工作内容,曾途老师为本片创作了几十幅概念艺术插画,我们需要将其动态化呈现,也是应用了Camera Mapping(摄像机映射技术),根据插画的角度放置好三维摄像机,根据这个镜头创建简单多边形模型去匹配画面的物体,将静止的画面转换为3D场景,再利用摄像机在其中缓慢地推拉摇移。
     
AIGC可谓是2023年的热词之一, 我们在制作简模时,有通过一些AI软件去生成模型,有机会可以具体演示。测试过Runway将概念图生成动态视频,目前还不太可控,它会改变原本概念插画的质感,最后只将部分插画的背景天空,用Runway来生成视频合成到镜头里。
电影实拍画面绿幕抠像合成
实拍合成的这部分工作,在前期拍摄的时候,需要在现场和导演保持沟通,后期制作时,也是在剪辑完成这部分镜头后,第一时间拷贝原始镜头,优先安排合成小组进行跟踪抠像,动态设计小组同时进行背景所需建筑场景的三维制作,然后将制作好的背景画面,给到合成小组去合成。 
      执行总导演魏国歌有提到过《何以中国》第一季都不出现马镫和马鞍,根据考古资料,蒙恬的年代还没有这样的装备。马镫在魏晋时期出现并发展成熟,木质高桥鞍也要到魏晋时才逐渐取代软马鞍,所以因为没有后世常见的、用来保持身体的平衡与稳定的马镫和高桥鞍。为了保障拍摄时演员的安全,现场安排了“蓝衣人”牵住马匹,后期通过Nuke软件进行擦除。
  在刘邦面对未央宫这场戏中,需要将面对的场景替换为未央宫,为此我们参考了杨鸿勋先生的《宫殿考古通论》对未央宫进行了三维还原。也是经过一次次的论证与修改,不断地版本迭代,最终呈现到观众面前。
我们希望合成的背景不去影响观众的体验,悄无声息的存在就好。在制作文物和遗址的画面时,也试着去了解文物和遗址背后的历史,在通过数字手段去呈现这件文物时,要和古人创作文物时一样专注,这样制作出来的画面才会富有感情,才会生动,而不仅仅是一串冰冷的二进制序列。

有幸见到了胡歌,本人真的超级亲和,演戏非常非常的认真,每个镜头拍摄完成都会跑到导演这边沟通,同样待在导演旁边的我,听着胡歌在我旁边说话的时候,我的小心肝真的有在加速跳动,后来在上海制作后期的时候再次见到男神胡歌,在休息的时候,求了一张合影,开心,追星成功。

三维地图
何尊
 在完成全部八集CG镜头后,才有时间写了一点点创作过程,非常有幸能够参与到如此有意义的项目中,也非常感恩在这次过程中学到了太多东西,当然不论是观众能够看到的画面细节上,还是观众看不到的工作流程上,我们都还有很大很大的进步空间。
      CG创作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创意、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作为后期团队,我们在电脑前用现代化数字艺术去呈现古老文明,没能够像咱们前期团队走过这万里河山,未来的时间,我也想多出去走走,亲身感知璀璨的中华文明。感谢大家的阅读,有机会可以一起交流。

                    

Tell us about your thoughtsWrite message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Back to Top
Close Zoom
Context Menu is disabled by theme settings.